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分析研究报告(2025-2030版)
- 【编 号】1540329
- 【页 数】150页
- 【图 表】30个
- 【修 订】2024年11月
- 【交 付】Email / 快递 免运费
- 【订 购】400-886-7071(触摸可拨打)
- 【提 示】英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
选择版本:电子版 ¥8500纸质版 ¥8500两版合订 ¥8800您选择的报告版本价格为:¥ 8500.00您选择的报告版本价格为:¥ 8500.00您选择的报告版本价格为:¥ 8800.00
视联网是一种基于视频通信技术的新型网络,其核心在于实现高清视频数据的双向、实时、安全、高品质传输。视联网不仅融合了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还能够支持大规模并发的视频通信业务。
视联网系统采用层次化的网络架构,包括服务层、网络层和接入层。服务层提供统一的业务服务能力,如视频会议、直播、点播等功能;网络层负责设备联网接入和系统间通信;接入层则处理音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和播放。这种架构使得视联网能够灵活地满足不同层级和跨区域的通信需求。此外,视联网采用“V2V”协议,该协议基于标准以太网协议设计,支持多级分层组网架构,并具有服务质量保障和结构性安全性。视联网还具备广泛的兼容性,能够支持多种主流视频协议和多厂商设备。
视联网是一种以音视频技术为基础,融合通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新型网络形式。它能够实现泛视频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呈现,并且在多个领域中得到应用,如视频监控、视频会议和视频对讲等。视联网与互联网、物联网等概念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显著的区别:
互联网(Internet) :互联网是将多个网络连接起来形成更大规模的网络,通常用于公共接入和互联互通。然而,互联网在实时性、品质保障和安全性方面相对较弱。物联网(IoT)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关注的是通过传感器和设备实现物理世界的智能化管理。物联网侧重于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而视联网则更侧重于视频数据的传输和应用。
可视化网络(Visual Networking) :可视化网络是一种结合了数字视频和社交网络功能的新兴用户应用程序。它强调的是视频与社交网络的结合,而视联网则更侧重于视频通信和数据交换。
工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工业生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视联网在工业互联网中也扮演重要角色,通过支持大规模视频连接和多层级组网,提高了基层单位的视频服务能力。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北京中道泰和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51行业报告网、全国及海外多种相关报纸杂志的基础信息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资料和数据,客观、多角度地对中国视联网市场进行了分析研究。报告在总结中国视联网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视联网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视联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本报告也可以用于专精特新“小巨人”申请申报。
第一章 视联网行业综述及数据来源说明
第一节 视联网行业界定
一、视联网的界定
二、视联网相似概念辨析
三、视联网的分类
第二节 视联网专业术语说明
第三节 本报告研究范围界定说明
第四节 本报告数据来源及统计标准说明
一、本报告权威数据来源
二、本报告研究方法及统计标准说明
第二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宏观环境分析(pest)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政策(policy)环境分析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监管体系及机构介绍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三、国家层面视联网行业政策规划汇总及解读
四、国家重点规划/政策对视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
五、政策环境对视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经济(economy)环境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现状
二、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展望
三、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与宏观经济相关性分析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社会(society)环境分析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二、社会环境对视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技术(technology)环境分析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技术基础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科研投入状况
三、中国视联网行业科研创新成果
四、技术环境对视联网行业发展的影响总结
第三章 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市场趋势洞察
第一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历程介绍
第二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政府技术环境分析
第三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四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区域发展格局及重点区域市场研究
一、全球视联网行业区域发展格局
二、美国视联网市场分析
三、欧洲视联网市场分析
第五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案例研究
一、全球视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二、全球视联网企业兼并重组状况
第六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趋势预判及市场前景预测
一、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二、全球视联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
第七节 全球视联网行业发展经验借鉴
第四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概述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历程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特征
三、中国视联网技术发展特征
第二节 中国视频通信行业发展分析
一、中国视频通信行业规模统计
二、中国视频通信行业信道分类
三、中国视频通信行业应用领域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细分领域应用作用
一、网络安全体系的“捍卫者”
二、政府治理能力的“赋能者”
三、预警预防体系的“助力者”
四、数据价值潜力的“激发者”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现状梳理
一、视联网系统架构示意图
二、中国视联网设备连接数
三、中国视联网终端部署量
四、中国视联网视频接入量
第五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优势企业发展对比
第六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规模体量测算
第七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痛点分析
第五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竞争状况及融资并购分析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竞争布局状况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竞争者入场进程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竞争者战略布局状况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企业竞争集群分布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企业竞争格局分析
三、中国视联网行业区域竞争格局分析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一、中国视联网行业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消费者的议价能力
三、中国视联网行业新进入者威胁
四、中国视联网行业替代品威胁
五、中国视联网行业现有企业竞争
六、中国视联网行业竞争状态总结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融资、兼并与重组状况
第六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细分产品市场发展状况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产业产业链分析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细分市场结构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市场分析:交换服务器
一、视联网交换服务器市场概述
二、视联网交换服务器市场发展现状
三、视联网交换服务器发展趋势前景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市场分析:应用服务器
一、视联网应用服务器市场概述
二、视联网应用服务器市场发展现状
三、视联网应用服务器发展趋势前景
第五节 中国视联网市场分析:终端设备
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市场概述
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市场发展现状
三、视联网终端设备发展趋势前景
第六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细分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七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细分应用市场需求状况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下游应用场景/行业领域分布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远程医疗领域需求潜力分析
一、中国远程医疗发展现状
二、中国远程医疗趋势前景
三、中国远程医疗领域视联网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四、中国远程医疗领域视联网需求现状分析
五、中国远程医疗领域视联网需求潜力分析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政务服务需求潜力分析
一、中国政务服务发展现状
二、中国政务服务趋势前景
三、中国政务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四、中国政务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现状分析
五、中国政务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潜力分析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远程教育需求潜力分析
一、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现状
二、中国远程教育趋势前景
三、中国远程教育领域视联网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四、中国远程教育领域视联网需求现状分析
五、中国远程教育领域视联网需求潜力分析
第五节 中国视联网+公共法律服务需求潜力分析
一、中国公共法律服务发展现状
二、中国公共法律服务趋势前景
三、中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特征及产品类型
四、中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现状分析
五、中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潜力分析
第六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细分应用市场战略地位分析
第八章 全球/中国视联网行业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研究
第一节 全球视联网代表性企业布局案例分析
一、cisco(思科)
二、polycom(宝利通)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技术层代表性企业布局分析
一、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二、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三、苏州科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五、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应用层代表企业布局分析
一、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二、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第九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swot分析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潜力评估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发展趋势预判
一、中国视联网应用领域逐步拓展
二、中国视联网行业技术融合性高速发展
第十章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
第一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进入与退出壁垒
一、视联网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1)资金壁垒
(2)技术壁垒
(3)客户壁垒
(4)人才壁垒
(5)品牌壁垒
二、视联网行业退出壁垒分析
第二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资风险预警
第三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资价值评估
第四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资机会分析
一、视联网行业产业链薄弱环节投资机会
二、视联网行业细分领域投资机会
三、视联网行业区域市场投资机会
四、视联网产业空白点投资机会
第五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投资策略与建议
第六节 中国视联网行业可持续发展建议
图表目录
图表:2020-2025年通信用户全国电话用户(亿人)
图表:2020-2025年中国直播用户规模和主播账号数量(亿人)
图表:2020-2025年短视频用户规模(亿人)
图表:2020-2025年中国网络视听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视联网”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表:2020-2025年中国视联网行业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远程医疗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远程医疗领域视联网规模(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政务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政务服务市场规模(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政务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政务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远程教育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远程教育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2020-2025年中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2025-2030年中国公共法律服务领域视联网需求规模(亿元)
图表:视联动力参与中国算力大会
图表:视联动力董事长在数博会分享采用v2v视联网协议
图表:大华股份业务结构
图表:大华股份视联网布局(中国移动视联网“5个1”战略与公司“aiot+数智平台”战略协同互补)
图表:大华股份公司g/b/c端业务与中国移动高度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