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1行业报告网移动版首页
  2. 产经新闻

新冠肺炎疫情智慧城市行业影响分析

疫情阻截战需要城市更加智慧健康

新冠病毒出现的可能原因是来源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导致 2019 年 12 月底武汉市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开始蔓延。在 2019 年暖冬(根据中央气象台 2019 年 11 月预测分析,2019 的冬季为暖冬)的加持下,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武汉市出现大规模人群传播。在 2020 年大中专学校寒假和春节假期来临之际,新冠病毒又伴随假期回家探亲和旅行人员向全国各地扩散,造成到 2020 年 1 月底至 2 月举国开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的局面。其中,应对措施包括部分城市封城、饭店关门、娱乐场所停业、企业延迟复工、市民居家隔离等非常规手段,对于我国城市的未来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于未来城市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初期预警与应对过程的智慧不足

武汉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管控属于城市健康的重要范畴,其预警与应对过程需要科学的专家决策研讨和平衡利弊的集体综合决策。

科学的专家决策研讨需要基于智慧城市大数据分析。在这次疫情应对过程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采访时再次提到要用大数据来解决这个疫情问题。她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反复强调多次提及要用大数据来解决流行病学的问题和新药的开发。

城市健康大数据的核心是城市医疗共享信息平台。湖北和武汉的区域医疗共享信息平台尽管已经建立,但是,湖北和武汉的区域医疗共享信息平台只能上传,不能下发,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医院存在上传数据不全或者漏传的现象,原因在于医院和管理部门的博弈,医院不想让卫健委(局)看到全部数据,同样如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医生的反映,即使肺科专业医院的医生也无法掌握全市究竟有多少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肺炎。因而,尽管在平台中有针对已有病种的大数据自动化检测模型,并没有给出新冠病毒肺炎传播的严重性预警。并且导致武汉市、湖北省及国家疾控中心的疾病防控专家,在疫情发展初期不能掌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全貌,犹豫不决,延误了早期的应对时机。

因此,可以预见在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结束之后,我国许多城市将需要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区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采用主动抓取的技术,动态实时抓取医院在线诊疗的数据,同时建立自动化的大数据监测模型,每天动态分析全市各级各类医院门急诊异常就诊病情,为城市政府的决策者提供智能的卫生健康管理决策支持。

二、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对于城市网络通讯设施提出更高的要求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应对措施包括部分城市封城、饭店关门、娱乐场所停业、企业延迟复工、市民居家隔离等非常规手段。这些手段只是暂时的临时举措,城市的水电气路等传统基础设施必须照常运行,并且一刻也不能停。这样才能保障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物资运输不会出现间断。同时,现代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则在政府、医院、物资供应企业及居家隔离的居民之间架起了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从而使得处于分离状态的居民可以居家购物、在线交流、隔空视频。语音和视频流量的大幅增加,现有的城市通讯网络设施满负荷传输,不够通畅就是在所难免的了。

而在 2020 年春节假期结束以后,企业开始复工之际,为了配合打赢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众多处在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企业总部或者中小企业纷纷通知或者鼓励企业员工选择居家远程上班。因为,我国城市产业结构经过多年的调整, 城市中心金融、研发、贸易、物流及中介等服务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和比重大幅度上升,这些第三产业比较适合于发展远程工作模式。

据有关文献报道在人口密集的日本东京地区 2000 年有 30%的从业人员在家上班, 从而减少 10%左右的城市人群拥塞程度[1]。1998 年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在新加坡 90%的信息化领先的公司员工赞成远程上班[2]。1998 年在美国有接近万人全时远程工作者,并且以每年 5-10%的速度递增[3]。在加拿大人们更加偏爱在家中远程上班[4]。在欧洲,远程工作主要出现在毗邻社区的远程工作中心和单一公司的卫星中心[4]。其中丹麦 1996 年就有 11%的从业人员远程上班。而在德国连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也实现了远程上班[5],其城市规划部门早就认识到远程上班正在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工作模式,进而重新规划了大型城市的总体布局和分区功能定位。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交通拥挤已经成为上海、北京、广州、沈阳、武汉、南京、西安等特大型城市的普遍现象。尽管近十年来特大型城市政府每年都要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数百亿元巨资,但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这些大城市交通设施难以做到为广大职场人员提供舒适、快捷的服务。大多数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存在许多员工上下班时间超过两个小时以上,这无疑增加了上下班旅途疲劳,减低了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和身心健康水平。因此,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能够允许或者鼓励员工选择居家远程上班,无论是提高城市的交通舒适度、环境的清洁度,还是上班员工的健康度,都将是一项较为利好的政策。

但是,远程上班要求城市公共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能够为组织电子网络化沟通和协同工作提供可靠的服务。在 2003 年的非典爆发时期,远程办公曾经成为政府和企业的强烈呼声,不过由于网络通讯带宽的限制,远程办公所需要的视频会议系统装备投入大、成本高,只有政府关键部门和大型企业的核心部门采购应用。而在宽带普及的今天,远程上班所需要的协同工作系统和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依托各种类型的云服务平台,进行低成本部署。从而为各级政府部门和大中小企业允许或者鼓励员工选择远程上班,提供了成本上经济可行的条件[6]。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结束之前,大型城市中的大多数企业员工都会不同程度地居家远程上班,现有的城市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和云服务中心难免出现服务不够流畅、用户体验不佳及影响工作效率的问题。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远程工作使组织面临网络安全威胁和易受外部攻击,特别是远程员工处理组织中敏感性较强的数据资料时,更是如此[7]。因此,无论是疫情应对过程中,还是疫情结束之后,城市网络通讯基础设施和云服务中心的升级,以及 5G网络的建设,必然获得加速的发展。

三、新冠病毒的来源和传播迫切需要提高城市的智慧健康水平

新冠病毒的可能原因是来源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交易。尽管这是一个还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但是,在武汉这样的特大城市还能出现大规模的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和宰杀现象,说明我们城市政府的健康管理水平和居民的健康文明水平,还需要大幅度提高。经历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命重于泰山”,我们需要建设更加健康的城市。

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过程中,各级政府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达到了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的空前提高。必将加深城市居民的健康文明意识,大大改变过去经常见到的有违个人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不良习惯行为(如随地吐痰等)。

我们认为城市的健康,应该包括城市居民的个人健康,居民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居民食品饮品的安全卫生,城市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城市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及城市网络空间信息的健康。每个城市要真正从这些方面提高城市的健康水平,才能有可能达到“健康中国 2030”战略规划的健康城市[8]。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阻截战结束以后,健康城市将是吸引人才和投资的最大竞争力。

由于大型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人口具有较高的流动性,要从城市居民的个人健康、居民居住环境的清洁卫生、居民食品饮品的安全卫生、城市工作场所的清洁卫生、城市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以及城市网络空间信息的健康等多个方面提高城市的健康水平,只有充分发挥企业力量和市场机制,创新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通讯技术、云计算区块链智慧信息技术,构建从个人到家庭,从企业到社区,覆盖城市各个角落的、管理高效的智慧健康城市运行体系。

本文来自上海交通大学行业研究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切勿作为投资依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kf@51baogao.cn)